热线电话:025-86604698

医生出国进修、访学、海外医学博士申请领导品牌

MD安德森访学记

2016-11-01 1553

不知不觉间已经来美国1个多月了,生活、工作各方面已经渐渐步入正轨。在一个周末的午后,坐在阳台上,想写点什么,记录些心情和感受。没来美国之前,虽说已经做好各种思想准备,但在飞机降落的那一刻,心里还是不免胆怯。不过这种情绪也就一闪而过,取而代之的是憧憬、期待-。接下来的租房、报到、买手机卡、熟悉周边生活设施,一个月就在忙忙碌碌中过去。

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 Radiation Center(安德森癌症中心)是放疗界的最高殿堂,曾经的梦想今日能在眼前,不是光"激动、兴奋"言语所能表达。我在安德森大楼前傻傻地站着,就像老鼠看见了大米,直流口水。收拾好心情,我认真地参观、记录下一切我所看到、听到的。休斯顿有全美最大的医学中心(TMC),包括MD Anderson、Baylor、Methodist三大医学中心,还有儿童、妇女医院等汇聚了全美的医学精英。附近还有号称"南方哈佛"的Rice University以及University of Houston。整个休斯顿的学术氛围非常不错。
在安德森的第一感受就是,分工明确,繁而不乱。安德森的整个体系很庞大,后勤行政人员就有2幢大楼,找一个办公室需要半天,但是分工明确,每一环节都有工作人员接待、指引。他们习惯用email联系,记得接待我报到的教学秘书Letericial Smith办公桌上就贴了一张纸条:The first thing in the morning is checking email。这里工作环境整洁优雅,安静舒服,所有会面都需要预约,不论病人还是工作人员,在待室大厅里大家都安静耐心的等待,这首先给人一个心态的从容淡定。

在专业方面,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安德森的医生(physician、physics、dosimestry)临床、科研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,from beach to research。科研课题都是为了解决临床的问题,而且都是小问题。他们的临床决策、治疗计划都是有充分的临床数据支持。医生一部分时间用于临床科研,病人只占据医生一半的工作时间;每位医生都配有科研护士research nurse--帮助临床课题的设计和资料信息采集。其次,clinical station 系统(目前已更换成EPIC system),相当完善的病例资料库、随访记录,资源共享,为临床数据统计提供很大方便。其实我们国内的病例远远多于美国,临床经验也非常丰富,但是就缺乏完整的数据。我们每次都只能说由临床经验得知,但是在这个大数据、循证医学的时代,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数据。这个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但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。

第三,管理制度细化,HR团队全力保障、保护医生,充分解决医师的后顾之忧,没有"医闹、医疗纠纷"困扰,能专心临床、科研、教学;其实在安德森医学中心,病人质量也不好,疾病中晚期居多,但是他们不挑剔患者,每个患者都有主治医师亲自收治、记录、制定计划,不管是高年制主治,副主任医师还是主任医师、教授,对待患者都亲历亲为。曾经我看到一位国际顶级专家,居然在书写病程记录(语音输入),把我惊呆了。不光在安德森中心,在美国医疗体系中,没有职位高低,只有分工不同。此外,他们在专业学术方面,每周定期病例讨论、分享,内容涵盖physician、physics、dosimestry;重视residency(住院医师)的培养:每周固定时间专题讲座,为了节约时间,合理利用午餐时间,午餐会议。当然这里设备先进优势:proton、VAMT、IMPT等,确实给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,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。

德州是族群最多的地区,排外性不明显,社会兼容性较大,这里各人种都有,有更多的就职机会,也能享受到全美各种美食。德州虽然地大物博,地广人稀,高速交通非常发达。交通规则很严,据说如果小朋友没有坐在安全座椅里,要被重罚。美国人家庭观念很重,周末基本都陪伴家人;因为在他们的理念中,家人是最亲密、最重要的。美国人注重实用性,used car随处可见,而且他们喜欢二手车。对老人、小孩,甚至残疾人,都很人性化。在任何公共场所停车场,都会设置残疾人停车位,如果健康人士占用车位,100%将会被拖走,罚款$200。

到休斯顿后遇到很多留学或进修之后留下来的华裔,深深感觉到人才流失。我们国内硬件方面并不比美国差多少,我心里深深为人才流失痛心。好的人才都留在美国为美国服务,有多少人能像钱学森那样学成归国?
洋洋洒洒罗列了好多,给大家先汇报到此。现在出国进修的医务人员越来越多,这是好现象,不光要归功于国家、医院政策支持,还说明我们医疗水平越来越与国际接轨。我会好好珍惜这次出国进修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