热线电话:025-86604698

医生出国进修、访学、海外医学博士申请领导品牌

当博士/后招聘公告写着“只能通过在线申请系统申请”,要不要先联系导师?

2025-10-31 10

1761911953925546.jpg

当博士/后招聘公告写着“只能通过在线申请系统申请”,要不要先联系导师?

很多人申请海外博士后时都会遇到这种情况:

公告最后一句写着——

“Only applications via the online portal will be considered.”

于是问题来了:

既然只能走Portal,我还要不要给导师发邮件?

如果不发,会不会错过机会?

但要是发了,对方会不会觉得我“不守规矩”?

一、Portal是流程,导师才是决定人

Portal存在的意义,是方便学校统一管理、存档、合规。

但在大多数科研体系里,真正决定录用的,是导师。

Portal是一个行政入口;教授才是门口的那个人。

系统可以保证程序公平,但无法替你争取机会。

所以,“只能通过Portal申请”这句话,并不是“不能联系导师”,

而是提醒你——要懂分寸、换方式联系。

二、不要把“联系导师”理解成“套磁”

联系导师的目的,不是拍马,不是求机会,

而是确认一件很实际的事:

值不值得花那么多时间去投这个Portal。

Portal申请非常耗时。

要改CV、写动机信、填十几个表格、上传各种扫描件。

如果教授根本没兴趣或已经有了人选,那你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。

提前联系,是为了判断这份投入有没有意义。

三、如果没有写“Only via Portal”

那当然——先联系导师再Portal申请。

先介绍自己、展示研究契合度、看看对方反应。

如果教授表达兴趣,再走Portal就是顺理成章的事。

这时Portal只是形式,真正的筛选早已在邮件里开始。

四、如果明确写了“Only via Portal”

那就稍微调整顺序和语气:

你可以先发邮件,

但重点不是直接申请,而是“确认方向和匹配度”;

邮件内容保持礼貌、简短:

表达对其研究方向的兴趣;

简要介绍自己的研究背景;

询问该职位是否仍在开放、是否与自己的研究方向契合。

如果对方积极回应,那Portal申请就值得你花时间;

如果对方冷淡或表示名额已满,你就省下了整整一个周末。

五、为什么这么做是高效的

因为科研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。

你不可能在所有Portal上都“广撒网”。

最聪明的做法,是在提交系统申请之前——

先判断教授是否真的在找、是否对你的方向感兴趣。

Portal 是程序;教授是关键。

先判断,再投入。

不打没准备的仗,也不投没信号的申请。

六、一句话结尾

遇到“只能Portal申请”的职位,不必纠结。

能联系,就联系。只是方式要对。

尊重流程,是底线;礼貌沟通,是加分项。

真正成熟的科研交流,

往往就在这两者之间找到那个分寸感。